报告时间:2024年12月5日(星期四)15:30
报告地点:材料楼601会议室
报 告 人:姚宏斌 教授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举办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报告简介:
以金属氯化物多面体结构基元搭建起来的框架结构,具备容纳离子传导的能力,同时还展现出晶格软、抗氧化能力强以及易变形等特点,非常适合于固态电解质材料。我们课题组近年来发展了系列氯化物固态电解质,从氯离子堆积特征出发,分析了近年来报道的氯化物电解质材料,发现氯离子紧密堆积模式是限制其离子电导率的关键之一。因此,我们基于离子半径大、电负性低的镧系稀土阳离子与氯离子配位形成独特的九配位三冒三棱柱结构单元,构建了非紧密氯离子堆积框架结构,开发了全新的固态电解质体系,获得了室温锂离子电导率大于3 mS cm-1且与锂金属界面兼容的氯化物固态电解质,实现了全固态锂金属电池构建。此外,我们还开发了无定形的氯化物电解质材料,由于其天然的非密堆积模式,展现出高的室温锂离子电导率(> 6 mS cm-1)。
报告人简介:
姚宏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2006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 科,2006-2011年合肥微尺度国家实验室博士,师从俞书宏院士,2012-2015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崔屹院士。2015年7月入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工作至今。研究工作集中在高效金属卤化物发光二极管器件以及新型固态锂金属电池方向。近五年以通讯作者在Nature、Nature Photonics、Acc. Chem. Res.、Chem. Soc. Rev., 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Nat. Commun.、Sci. Adv.、Adv. Mater.、Nano Lett.等国际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曾入选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青年项目”(2015),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五完成人,2016)、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五完成人,2015),连续入选 2019-2023全球高被引学者。主持有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科研项目。